“趁着它还没被拆掉,赶快拍点儿照片,留作纪念。”1月22日,一位在北京钟楼湾胡同边走边拍的女大学生说。北京钟鼓楼广场即将被拆迁改造的消息,引发北京市民和诸多网友的关注,与此同时,老北京照片在网上的转发量也急剧上升,有的甚至被转发数千次。博友们更是发微博表示要去胡同深处拍照片,给自己留点儿念想。
走在曲折的胡同里,灰墙红门、旧砖墙上柔和的阳光、遛狗的老人、各式各样的小店……每一幅景象似乎都在述说着老北京的静谧与安详。在钟楼与鼓楼之间的那片广场上,下棋唠嗑的大爷们、悠闲地打牌的大叔们、围成一圈踢毽子的年轻人、站在风地里的剃头匠……一想到这种宁静、祥和、平静、相互陪伴的生活就要远去,很多人心中依依不舍。
从晨钟暮鼓到文化象征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北京钟鼓楼,坐落于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其殿堂式的建筑,雄伟壮观,雕梁画柱间蕴藏着历史的记忆。
北京的钟鼓楼最初是作为明、清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古代,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晨钟暮鼓,循律韵通。它为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的劳作生息、生活起居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参考。
随着时代的变迁,钟鼓楼的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后,钟鼓楼便失去了报时功能。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鼓楼成立了“京兆通俗教育观”,其功能开始向民众教育转变。1987年,鼓楼对外开放;1989年,钟楼开始接待游客参观;199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鼓楼与周边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区成为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人文历史信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民俗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老北京”象征意义。
拆与不拆众说纷纭
据记者了解,最近这些天,在钟鼓楼广场和胡同里,人们谈论的大部分是拆迁的话题。正在收拾纸箱子的77岁的郭奶奶说:“我是老党员,我在这儿住了60年,确实有感情,但只要补偿合适,我们响应政府的政策,政府让咱搬,咱就搬,住哪儿都是住,都照着一个太阳。”
一名正在上大三的女学生说:“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住在这儿,我爸爸、我爷爷都出生在这个胡同里,我们对胡同有感情,觉得它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应该被保留。我们不希望拆这片胡同,拆了又修假的,哪有原先的好?其实没必要拆,只要对我们的居住条件进行改善,对大杂院进行整治就行了。”
著名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在谈到钟鼓楼广场拆迁问题时表示:“我进行了实地调查,钟楼湾胡同的居住条件差,是应该进行整治,但如何整治是关键。我认为,一应调查产权;二应透明化,公示整治计划,大众有知情权;三应有相应的监督机构。”
用相机、画笔定格美好记忆
日前,北京钟鼓楼地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消失前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范围内房屋征收的通告》,居民应在2月24日前完成搬迁工作。连日来,冬日幽静的胡同里,到处可见游人们拿着相机记录这个即将消失的文化符号;网络上,老北京的怀旧潮也已拉开序幕。
知名艺术家王智远于1月14日发表博文《拍摄于1940年代的北京钟鼓楼照片》,展现了70多年前老北京钟鼓楼的样貌。这条微博引发众多网友和文博界人士的老北京怀旧潮。
据王智远介绍,这是他们家留给他的一本珍贵的北京景观照片集,共65页,出版于民国二十八年,他自己也为照片拍摄和印制的精美所赞叹。因钟鼓楼面临拆迁改造,看到这些照片后,他感叹不已,便选择了照片集中的一张上传到自己的博客,引来网友纷纷转发和评论。
网友“刑警视觉”先后在微博上发表了《北京胡同的那点事》、《1900—1902年的钟鼓楼》、《市井生活》、《钟楼湾胡同最后的日子》系列照片,表达了北京人对胡同的特殊感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况晗也发表了自己未出版的画作《拆不掉的胡同——抹不去的记忆》系列作品,分为春、夏、秋、冬4个部分,希望能“用铅笔留住北京”。
正在胡同里拍照的王女士对记者说:“胡同,让我们这些来到北京的异乡人感动。那一片绿荫,歪斜的自行车,蹒跚的老人提着蒸馍,小小的公共卫生间,懒洋洋的猫咪看腻了行人,一切的一切,宽容所有的疲惫。”
据钟楼湾胡同原住户王阿姨介绍,随着拆迁时间的逼近,近来游客明显增多了,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拿着相机来拍。“他们不舍得,我们更不舍得。”她说。
有关专家认为,网络上的老照片热和怀旧潮,现实生活中旅行式的体验和记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历史老街、古建筑原有风貌和韵味的怀念,这是人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缅怀、记录并且定格历史原貌,而这些照片和画作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赋予历史感、传承性和故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