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拆迁政策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政策 > 广东拆迁政策 > 汕头城市拆迁政策:澄海区城镇建设用地征地补偿与安置政策解读...

广东拆迁政策

汕头城市拆迁政策:澄海区城镇建设用地征地补偿与安置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25-04-18

汕头城市拆迁政策:澄海区城镇建设用地征地补偿与安置政策解读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土地征收是推动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政府发布的2023年度第五十八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第二次公告),明确了征收莲华镇碧砂经济联合社土地的各项事宜。结合当前拆迁行情,下面对该方案进行深入分析。
 
一、征收范围与目的
 
此次拟征收莲华镇碧砂经济联合社位于池樟路南侧、隆碧路东侧范围内0.3公顷集体土地,征收目的是满足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成片开发建设的需求。在当前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这种成片开发建设有助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与当下城市发展的整体趋势相符。
 
二、土地现状与补偿标准
 
(一)土地现状
 
拟征收土地均为农用地,共计0.3公顷(4.5亩)。在实际拆迁中,农用地的征收相对复杂,涉及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农业设施的建设等,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投入和收益。
 
(二)补偿标准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公告》(汕府〔2024〕12号),莲华镇碧砂经济联合社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均为94.425万元/公顷。与当前周边城市类似区域相比,这一标准处于合理区间。在当前拆迁行情下,各地都在努力平衡保障农民权益和控制开发成本,该标准既考虑了土地的市场价值,也保障了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基本生活。
 
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以15万元/公顷的标准补偿,符合当前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的一般原则。随着物价的上涨和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这个补偿标准能够基本覆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实际价值,减少农民因征地产生的损失。但在实际执行中,对于一些特殊的、价值较高的青苗和附着物,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评估和补偿。
 
三、安置方式与社会保障
 
(一)安置方式
 
货币安置:货币安置简单直接,能让农民快速获得资金,用于自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或进行创业等。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货币安置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房价上涨可能导致农民难以用补偿款购买合适的住房,同时部分农民可能缺乏合理规划资金的能力,影响未来生活质量。
 
留用地安置:按实际征收土地面积的15%,以574万元/公顷折算货币补偿的非实地留地方式安排留用地,这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安置方式。与传统的实地留地相比,货币折算留用地避免了留地选址、开发等难题,且能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迅速获得资金。这笔资金可以用于投资建设商业项目、兴办企业等,为农民创造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符合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社会保障
 
按我区14.59万元/亩平均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的20%一次性计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合计13.131万元存入专门账户。在当前老龄化加剧、农村养老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这一举措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重要的养老保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符合社会公平和保障民生的要求。
 
四、征收程序与公众参与
 
(一)公告与登记程序
 
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为公告时间和补偿登记期限,被征收土地所有权人及相关权利人需在此期间办理补偿登记手续。这种规定给予了被征地农民充分的时间了解征收信息,准备相关材料办理登记,保障了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二)异议反馈机制
 
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的,可在十个工作日内持土地权属证明材料向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澄海分局提出书面意见。这一机制确保了被征地农民能够表达自己的诉求,对于合理的异议,政府将依法依规组织听证并进行调整,体现了征收过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综合来看,汕头市澄海区2023年度第五十八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当前拆迁行情和农民的利益,通过多种补偿安置方式和完善的征收程序,保障了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对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本网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拨打010-6379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