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州城市拆迁政策:城市建设用地征收政策与民生保障的深度剖析
在当前城市建设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形势多变的大背景下,荆州市2024年度第8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征收工作备受关注。此次征收紧密关联城市发展规划与民生保障,与当下拆迁行情的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值得深入剖析。
一、项目概况
荆州市2024年度第8批次城市建设用地项目已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鄂政土批〔2024〕1732号,批准时间为2024年12月27日)。该项目征收范围涵盖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鱼农桥街道黄渊村集体土地,以及使用湖北省国营沙市农场窑湾分场国有土地,主要用于二号路(九号路至上海大道)扩宽工程项目建设,属于公共利益范畴的用地需求。
(一)集体土地征收情况
征收鱼农桥街道黄渊村集体农用地0.2030公顷,且全部为耕地。土地补偿费标准设定为78.0000万元/公顷,支付给鱼农桥街道办事处的土地补偿及安置补助总金额达15.8340万元。涉及的青苗补偿费为0.7800万元,同样支付给该办事处。从当前拆迁行情来看,这样的补偿标准是依据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年批准公布的现行最新区片综合地价(鄂政发〔2023〕16号)制定的。
与周边地区类似项目相比,荆州市在补偿标准的确定上,充分考虑了土地的实际价值以及农民未来生活的保障。例如,在一些同类型城市的土地征收项目中,对于耕地的补偿标准会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种植作物的收益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荆州市此次的补偿标准也遵循了类似的考量方式,确保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能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
本次征地需安置农业人口8人,其中劳动力5人,安置方式采取货币安置、推荐就业和社保安置相结合。符合享受养老保险补偿的被征地农民有1人,已预存社保补偿资金5.9232万元。这种多元化的安置模式契合当下拆迁安置的主流趋势。在如今的拆迁行情下,单纯的货币安置已难以满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需求,各地纷纷探索更为全面的安置途径。荆州市此举不仅给予农民即时的经济补偿,还通过推荐就业帮助劳动力重新融入社会,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社保安置则为农民的未来养老提供了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
(二)国有土地使用情况
批准使用湖北省国营沙市农场窑湾分场国有土地1.1683公顷,其中农用地1.1524公顷(含耕地1.0894公顷),建设用地0.0159公顷。土地补偿费标准为84.0000万元/公顷,支付给沙市农场的土地补偿及安置补助总金额为98.1372万元,青苗补偿费4.5640万元。
需安置农业人口29人,劳动力17人,安置方式同样为货币、推荐就业和社保安置结合,符合享受养老保险补偿的被使用国有土地农民8人,已预存社保补偿资金53.45688万元。在国有土地使用方面,荆州市的补偿和安置政策与集体土地征收类似,充分保障了国有土地使用者的权益。这与当前国家对于国有土地合理利用与保障相关人员权益的政策导向一致,也顺应了拆迁安置注重民生保障的大行情。
二、与当地拆迁政策的契合点
当地拆迁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促进城市建设的有序开展。从此次征收项目来看,在多个方面与当地拆迁政策高度契合。
在补偿标准制定上,严格依据湖北省相关区片综合地价文件,确保补偿金额合理、公平。以集体土地征收为例,根据荆州市中心城区Ⅳ类区片综合地价,补偿标准为78.0000万元/公顷,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与当地拆迁政策中关于补偿标准要充分考虑土地价值和农民生活保障的要求相符。在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方面,按照《荆州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公布实施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执行,进一步细化了补偿细则,保障农民的实际利益。
安置措施同样遵循当地政策要求。无论是集体土地征收还是国有土地使用,都采用货币、推荐就业和社保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给予农民经济上的补偿,还从就业和社会保障层面为农民提供长远保障,符合当地拆迁政策中保障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在一些拆迁项目中,部分农民因失去土地后就业困难,生活陷入困境,荆州市的这种安置模式有效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发生。
此外,当地政府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依法履行征地批后实施程序,及时支付补偿费用,确保征地补偿安置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到位,否则不得强行使用被征土地。这一规定在本次项目中得到了切实贯彻,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拆迁政策执行的严格把控,保障了整个征收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对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的影响
从城市建设角度看,二号路扩宽工程作为本批次建设用地的主要用途,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城市扩张、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此次土地征收,为道路扩宽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发展。例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带动周边区域的商业繁荣,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民生保障方面,合理的补偿标准和多元化的安置措施,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货币补偿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当前的生活需求,推荐就业为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社保安置则为农民的晚年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这种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让农民在支持城市建设的同时,自身权益也得到了充分保护,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一些拆迁项目中,因补偿安置不合理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而荆州市的做法为避免此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荆州市2024年度第8批次城市建设用地征收项目在补偿标准、安置措施等方面紧密结合当地拆迁政策与当前拆迁行情,既满足了城市建设的需求,又保障了民生,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