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农村村民只能有一个宅基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在农村只能有一所房子。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即农民在宅基地三权分立中拥有的资格权;另一种是通过继承、出租、买卖宅基地上的房屋(房屋所有权归农民所有),按照土地随房、房地一体化的原则,房屋使用者暂时拥有宅基地使用权。
申请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和继承获得宅基地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①权利类型不同
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即对宅基地享有的权利,可以依法登记;通过出租、继承、买卖房屋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只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在登记时会进行特别备注。
②遇到宅基地房屋征收补偿不同
前者不仅可以获得房屋补偿,还可以获得宅基地补偿;但对于后者,通过出租、继承、买卖房屋获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只能获得房屋补偿。
③新建、扩建、改建宅基地上的房屋审批结果不同
对于前者,如果新建房屋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审批将通过;对于后者,结果恰恰相反,即使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也不会被批准,因为通过出租、继承、买卖房屋获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将随着房屋的灭失而灭失。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比较复杂,而且还有各种历史遗留下来的一户多宅,面积超标等问题,而且不同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所以在宅基地使用权问题上,一定要分清自己所拥有的宅基地是怎样来的,属于哪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