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不符怎么办?农村宅基地征收补偿不符维权案件
在宅基地拆迁过程中,多种因素易引发补偿标准纠纷。如政策解读差异、产权认定模糊、安置对象界定不清等。以龙某良案为例,涉及房屋继承、夫妻共同财产未分割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等复杂问题,导致补偿安置利益难以明确,从而引发纠纷。
当面临此类拆迁纠纷时,当事人往往陷入困境。需注意的是,拆迁案件多属于行政类案件,由于地方律师可能受到当地复杂人际关系或行政干预影响,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可能存在局限性,不建议当事人盲目选择当地律师维权。
【以案说法】农村宅基地征收补偿不符维权案件
龙某良于2009年因夫妻投靠将户口迁至长沙市岳麓区某镇某村。其公公张某文2014年立下遗嘱将房屋留给龙某良与丈夫张某益,次月张某文去世。同年8月,龙某良与张某益离婚,财产未处分。2015年,某区政府发布征收公告,张某文房屋在拆迁范围内。
2015年8月,张某益与拆迁安置指挥部签订《房屋拆迁补偿补充协议》,2017年房屋被强拆。龙某良就协议和强拆提起诉讼,后经最高院再审,因街道办和区政府有补偿承诺驳回其申请。龙某良提交《补偿安置申请书》,区政府委托司法局答复不再处理,龙某良不服诉至法院,要求区政府履行安置补偿职责并给予女儿安置补偿待遇。
庭审中,龙某良称前夫协议被撤销,自己基于多种关系有权获补偿,女儿户口合法迁入应属安置人口。区政府则辩称街道办已作行政允诺,龙某良应找街道办,且其女儿迁入时间晚、已成年,不符合安置政策。法院审理认为,龙某良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夫妻财产未分割,区政府应结合实际对其补偿安置;但龙某良无权代女儿起诉安置问题。
【开庭结果】撤销被告作出的不当答复
最终判决区政府对龙某良进行征收补偿安置,撤销其作出的不当答复,房屋面积认定等问题由区政府进一步调查处理。
【选择律师】错误选择律师因各方压力无法维护当事人权益
若此案选择当地律师,可能因当地复杂关系网及行政压力,在案件推进中难以全力维护当事人权益,甚至可能使案件走向不利方向。而北京律师在处理全国性拆迁行政类案件时,具有丰富经验和相对超脱的地位,不受当地利益纠葛影响,能更客观、专业地应对复杂行政案件。像龙某良这类涉及多方利益、复杂法律关系的拆迁行政案件,建议当事人寻找北京律师办理,以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