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

您的位置: 首页 > 维权必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中的证人证言采信标准:探寻拆迁行政诉讼的标准与考量...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中的证人证言采信标准:探寻拆迁行政诉讼的标准与考量

文章来源: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25-03-19

行政诉讼中的证人证言采信标准:探寻拆迁行政诉讼的标准与考量
 
在拆迁行政诉讼的复杂进程中,证人证言宛如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揭开事实真相的关键钥匙,助力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可能因诸多因素陷入争议,干扰案件的公正裁决。而证人证言能否被法庭采信,其背后有着一套严谨且系统的标准。从证人资格的认定,到证言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的审查,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共同构建起判断证人证言有效性的坚实框架。
 
证人资格方面​
 
拆迁纠纷常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周边商户、居民等可能成为证人。在城市更新项目中,一些老街坊可能目睹了拆迁范围的界定过程。但部分老年证人可能因认知衰退,在表达复杂拆迁细节时存在困难,此时需评估其能否清晰阐述关键事实,以判定证人资格。同时,因拆迁涉及的赔偿金额较大,部分证人可能因利益关系而影响作证能力,像受雇于拆迁方或与被拆迁户有密切经济往来者,其能否公正表达意志需仔细甄别。​
 
证言真实性层面​
 
内容合理性:当前拆迁中,补偿标准、拆迁程序等是争议焦点。例如证人称拆迁方在未公示补偿方案前就强行丈量房屋面积,此证言需结合拆迁流程常识判断。若该区域拆迁按正规程序推进,政府部门已发布相关公告,那此证言内容就有悖常理,真实性存疑。​
 
与其他证据一致性:在拆迁诉讼里,证据类型多样,有房屋产权证书、拆迁通知、现场照片等。若证人证言称房屋实际用途为商业经营,与房屋产权证书登记用途一致,且有营业执照、纳税记录等书证佐证,就能增强证言可信度。反之,若证人坚称房屋有额外搭建部分,但现场照片及测绘报告均未显示,该证言真实性便大打折扣。​
 
证人可信度:鉴于拆迁利益纠葛,证人与当事人关系复杂。在邻里纠纷引发的拆迁争议中,平时与被拆迁户关系融洽的邻居作证,其证言易受主观情感影响。而中立第三方,如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因其立场相对客观,其证言可信度通常较高。​
 
证言关联性角度​
 
拆迁诉讼围绕拆迁行为合法性、补偿合理性等展开。证人证言若能直接说明拆迁项目是否依法依规立项、规划,补偿标准是否符合当地市场行情等关键问题,就具有强关联性。比如,参与拆迁前期规划会议的证人,能证明拆迁范围划定依据,其证言对案件走向影响重大。若证人仅描述拆迁期间周边交通状况,与核心争议无直接联系,则关联性弱,难以被采信。​
证言合法性维度​
 
获取程序合法:拆迁诉讼中,律师或执法人员获取证人证言时,要严格依法进行。有的拆迁案件里,被拆迁户为获取有利证言,私下诱导证人作伪证,这种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证言无效。同样,执法人员若在询问证人时存在威胁、恐吓行为,所获证言也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形式合法:书面证言需证人签字确认,口头证言要经庭审质证。在一些拆迁项目中,证人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采用视频连线作证时,需遵循法院关于远程作证的程序规定,确保证言形式合法有效。​
 
综上,在拆迁行政诉讼中,证人证言的采信需严格依据上述标准,这对还原拆迁事实真相、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法院公正裁决意义重大。

拓展阅读:   拆迁补偿标准   拆迁安置不合理怎么办?   拆迁法律知识   拆迁律师说法

点击拨打010-63797888